三下乡I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文明暖心 乐行志清” 乡村振兴促进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文明暖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暑期专项活动号召,赋能乡村文化振兴与乡风文明建设,7月5日至10日,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文明暖心 乐行志清”社会服务践行团深入贵港市覃塘区,开展了一场融合艺术教育、文明倡导与产业调研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聚焦乡风文明交流、留守儿童关爱、文旅融合发展三大核心需求,先后深入覃塘街道布山移民安置小区、三里镇罗村、蒙公镇蒙公村、东龙镇东龙社区及大郭村等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面向留守儿童、村民、基层干部等群体,以艺术为媒,以实践为基,致力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覃塘区注入了青春活力与文明新风。
思想铸魂砺初心 出征明志强担当
7月5日,实践团全员参加学校及学院两级“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学院党委书记苏敬杰在动员讲话中特别强调乡风文明建设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作用,勉励队员深入基层、锤炼本领、贡献力量。仪式后,团队赴昆仑关战役遗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在历史回望中厚植家国情怀,筑牢实践初心。当日下午,团队转赴南宁五塘镇五塘社区,全力保障文艺惠民演出,以专业服务预热社会实践征程。
谋篇布局启新程 精准对接明方向
7月7日上午,实践团在贵港市覃塘区人民政府会议室召开工作对接见面会。覃塘区委宣传部陆安幸副部长对师生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肯定此次活动对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团区委梁启超书记详细介绍了行程安排,为后续深入交流与精准服务奠定基础。团队带队教师刘思蔓阐述了以艺术教育赋能乡村美育、促进文明新风的实践构想。学生代表则表达了运用专业所学服务乡村、贡献青春智慧的坚定决心。双方就活动实施细节与预期目标进行了务实高效的交流,确保了实践活动紧扣地方需求,精准发力。
会议现场
乐音书香润童心 新风共话促文明
紧扣“关爱留守儿童、开展公益实践”需求,7月7日下午,实践团首站走进覃塘街道布山移民安置小区。在少先队队室,团队成员精心设计音乐疗愈团体辅导环节,运用音乐游戏引导孩子们敞开心扉、释放情感、建立自信;在农家书屋中,团队成员化身 “阅读导师”,与孩子们开展 “一对一” 诵读指导。此外,团队还在小区会客厅组织村民召开“移风易俗”主题讨论会。会上,大学生们结合新时代文明理念,提出了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 等贴合乡村实际的建议,与村民们热烈交流。
音乐疗愈心理团体辅导
移风易俗主题讨论会
“一对一” 诵读指导
红韵润心承薪火 画笔传情倡新风
7月8日上午,实践团在三里镇开启“红色传承+美育实践”之旅。成员们首先在三里罗村会议旧址接受革命精神洗礼,感悟先辈奋斗历程。随后,在三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面向30名留守儿童开展主题绘画教学。活动融合“绘制家乡美景”与“宣传移风易俗”,引导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美好家园,将文明礼仪、勤俭节约等新风尚融入画作。活动间隙,团队成员分成多个小组,深入村民家中开展 “移风易俗” 入户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向村民们讲解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理念,讲解移风易俗宣传资料。
参观中共广西省代表大学(罗村会议)旧址
绘画主题教学
“移风易俗” 入户宣讲
音乐进阶强素养 安全课堂筑防线
7月8日下午,实践团在蒙公镇蒙公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留守儿童开展音乐进阶教学和防溺水安全教育。音乐课堂上,老教唱红歌《红星歌》,讲解背后红色故事,逐句指导音准与节奏。孩子们认真学唱,在红歌旋律中感受革命精神,提升音乐素养与自信。安全教育聚焦防溺水,通过真实案例剖析、互动问答和情景模拟,传授自救互救技能,提升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其安全成长构筑坚实屏障。
课堂现场
歌舞相伴悦童心 乡音共话树新风
7月9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东龙镇东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践团为留守儿童开展音乐疗愈团体辅导与舞蹈教学。音乐疗愈中,孩子们借音乐游戏释放情绪;舞蹈课上,他们跟随指导舞动,活力满满。
下午,在覃塘街道大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 “奋进之声传乡野 时代精神润心田” 主题宣讲与“移风易俗”主题讨论会。实践团用通俗语言宣讲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穿插演绎红色歌曲《强军战歌》《嘉陵江上》《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随后,与村干部、村民代表围绕 “摒弃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 研讨,村民踊跃发言,实践团积极建言,融合大学生智慧与乡村治理经验,凝聚起建设文明乡风的共识。
音乐疗愈心理团体辅导
舞蹈教学
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宣讲
“移风易俗”主题讨论会
文旅融合探新路 荷田问策谋发展
紧扣“调研文旅融合新业态”需求,10日,实践团深入“荷美覃塘”景区及叁袋茶原宿乡村旅游区,开展实地调研。时值第十二届荷花文化旅游节,成员们考察荷花主题景观打造、特色旅游线路规划及节庆活动组织。重点围绕“荷花+研学”、“荷花+文创”等新业态发展模式,与景区管理者、在地商户及游客进行访谈,广泛收集关于产品开发、服务优化、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宝贵意见与建议,以期为覃塘区破解文旅发展瓶颈、打造特色荷花文旅品牌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参考。
文旅调研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文明暖心 乐行志清”社会服务践行团覃塘之行圆满落幕,但艺术滋养与文明传播的涟漪远未停歇。此次实践紧扣 “文明暖心” 核心需求:通过座谈与宣讲助力乡风文明,为移风易俗注入青春活力;以音乐、绘画等多元公益关爱留守儿童,提升其素养与自护能力;聚焦荷花文化 IP 调研,为文旅升级贡献青年方案。团队以责任与专业将艺术种子播撒覃塘,浸润文明理念。他们既是实践者,更是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事业的践行者。此行所凝聚的智慧、播撒的希望、建立的纽带,必将赋能覃塘乡村发展,助力这片荷韵飘香的土地绘就更富魅力、更显文明、更具活力的振兴画卷!
图文来源:广艺音教新青年
拍摄:凌语诺 刘思蔓
视频:顾兴腾
编辑:李琳
一审一校:黄靖婷 赵海生
二审二校:黄广凤
三审三校:苏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