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三下乡I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荷声共语 乐行志清” 乡村振兴促进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7-18 00:32:08 浏览次数: 【字体:

image(14).png

image(15).png

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语言文字事业发展的背景下,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荷声共语 乐行志清” 乡村振兴促进团肩负着时代使命,踏上前往贵港市覃塘区的 “三下乡” 社会实践征程。

此次社会实践以推广普通话为核心纽带,将语言文明传播与乡村文化建设、教育帮扶深度融合,团队成员们用专业素养与满腔热忱,在乡村沃土上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语言赋能的强劲动力,更让青春力量在服务基层中绽放光彩。

一、初心领航 青春向党启新程

7月5日上午,团队全员参加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后,于音乐教育学院一楼参加学院出征仪式,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广凤主持仪式,党委书记苏敬杰发表动员讲话,强调推普工作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鼓励队员们以专业所长服务基层。随后,实践团赴昆仑关战役遗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活动,在历史遗迹中重温抗战故事,感悟民族精神,将爱国情怀融入实践初心。当日下午,团队转赴五塘镇五塘社区,全力保障文艺惠民演出顺利开展。

640(4).jpg

image(16).png

出征仪式

640.png

爱国主义教育研学

640(5).jpg

文艺惠民演出服务保障

二、使命在肩 聚力筹谋谱新篇

7月6日,实践团从南宁出发,奔赴本次活动的核心区域 —— 贵港市覃塘区,为后续推普工作做好前期筹备。7 月 7 日上午,在覃塘区团区委会议室,与覃塘区团区委负责人召开了工作对接见面会。会上,双方就此次实践活动的具体安排、目标任务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沟通,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640(6).jpg

工作对接见面会

三、社区开课  乐教巧启童声

7月7日下午,实践团来到覃塘街道布山移民安置小区,在“红石榴”农家书屋展开“一对一”诵读指导,精准帮扶儿童克服发音难点;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新运用音乐教学法进行声、韵母拼读教学,将枯燥的音节转化为富有韵律的练习,极大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效率。

640(7).jpg

“一对一”诵读指导

640(8).jpg

声、韵母拼读教学

四、红色传承 童声代言绘家乡

7月8日上午,实践团前往三里镇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罗村会议)旧址。在旧址,队员们深切感受着革命先辈们留下的红色精神,也意识到在传承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推广普通话能让红色故事更好地传播。随后,在三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策划组织“我的家乡我代言”小小推普员选拔赛,30名留守儿童以画笔描绘覃塘山水田园,并用普通话深情讲述画中家乡。活动巧妙融合美育、语言表达与乡土教育,选拔出的“小小推普员”成为家乡宣传的闪亮名片。

640(9).jpg

image(17).png

红色研学

image(18).png

“我的家乡我代言”小小推普员选拔赛

五、经典诵读 浸润童心促成长

7月8日下午,实践团来到蒙公镇蒙公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留守儿童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课。队员们带领孩子们诵读经典篇章,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孩子们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普通话水平。经典的文字搭配标准的发音,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收获满满。

image(19).png

中华经典诵读课

六、趣味挑战 双向赋能强应用

7月9日上午,实践团来到东龙镇东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农家书屋开展普通话发音训练及绕口令挑战赛,将标准发音训练寓于紧张有趣的竞技游戏中,孩子们在欢笑与挑战中提升了语音发音和表达能力。

下午,团队走进覃塘街道大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面向村民开展针对性推普宣讲,强调普通话在信息获取、技能提升中的关键作用,助力村民打破语言壁垒。

640(11).jpg

普通话发音训练及绕口令挑战赛

640(12).jpg

推普宣讲

七、文旅融合 语通景美拓新径

7月10日,实践团来到荷美覃塘旅游景区、叁袋茶原宿乡村旅游区,探索“推普+文旅”融合路径,深入乡村旅游区进行调研与宣传推广,倡导从业人员使用普通话提升服务质量,为乡村旅游注入规范化、专业化的语言新动能。

image(20).png

文旅调研

八、书香致远 推普温情暖人心

7月11日,团队来到港北区银竹镇新民村农家书屋,开展温情伴读活动。大学生们与孩子们共读好书,耐心指导朗读,在温馨互动中巩固推普成果,播撒阅读与语言的种子。

640(13).jpg

温情伴读

此次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广西艺术学院 “荷声共语 乐行志清” 乡村振兴促进团以推广普通话为支点,撬动了乡村文化传播、教育赋能与文旅发展的多元价值。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青年担当,不仅让普通话成为乡村连接外界的 “通用语”,更让语言文明成为滋养乡村精神风貌的 “营养液”。这场实践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可持续的语言动力,也为高校服务基层、助力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640(14).jpg


图文来源:广艺音教新青年

拍摄:凌语诺 刘思蔓

视频:顾兴腾

编辑:岑婧怡

一审一校:黄靖婷 赵海生

二审二校:黄广凤

三审三校:苏敬杰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