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教学动态

教学动态

【学术活动】上海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冯长春教授赴我院成功举办学术讲座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0-22 10:50:08 浏览次数: 【字体:
    2019年10月14日、15日上午,著名音乐史学家冯长春教授应邀到我院举行了两场“相思湖讲堂”学术讲座,此次活动由我校科研创作处主办、音乐教育学院承办,共约350人到场聆听和交流。
    冯长春,博士,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音乐美学学会理事、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评审委员、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译著及编著、主编著作十余部。主持完成国家课题多项。

    第一场《白银般的歌声——新中国初期的艺术歌曲创作》在相思湖校区演出厅举行,由音乐教育学院李志雄书记、教师教育理论系主任黄文翠副教授共同主持。冯教授以细致的音乐分析和生动的音像资料,深度论述了新中国初期民族化思潮和“二为”方针影响下的三大类艺术歌曲:1.由经典民歌改编创作的艺术歌曲,2.为革命诗词谱曲的艺术歌曲(以毛泽东诗词艺术歌曲为主),3.其他原创的艺术类歌曲。

    第二场《材料、视角与方法——音乐学创新研究漫谈》在南湖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音乐教育学院姚冰副院长、魏石成副教授共同主持。本场讲座主要面向研究生群体。讲座内容分为引言、材料、视角、方法、余论五部分。首先谈创新的重要意义,指出我国的论文产出情况与其学术质量的“问题”现状。其次强调材料是音乐学研究的基础,并以登州文会馆乐歌等为例,说明如何从新史料和不被关注的旧材料基础上产生新的认识。再次,以洛秦教授《音乐1927年叙事》、项阳先生的《山西乐户研究》为例,指出独特研究视角的重要意义。之后谈研究方法,以明言、余峰及其本人同样涉及近代中国音乐思想的三本论著为例,阐述研究视角的不同,必然存在研究的方法不同,进而指出同一学科乃至同一研究对象中也存在研究方法的差异;此外,他还对研究方法存在“合理域”的观点做出了进一步的阐发。“余论”谈到与音乐创新研究相关的知识结构、学术旨趣、学术积累等方面问题。提问阶段,冯教授热情地与师生们互动,鼓励大家要有问题意识,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展示了严谨谦和的学者风范。冯教授高度赞扬了我校学生提问的深度,在座师生深受启发,受益匪浅。

    两场讲座正如魏石成老师在讲座主持结束语中所言的“有料、有趣、有爱”之概括,本次学术活动立足学术前沿,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认可与广泛欢迎,为我校音乐学学科建设、博士点建设带来了新的启迪,为提升我院的学术研究氛围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6ba05161e4e04c07a6a4724bcdbe6d08.jpg

冯长春教授主讲《白银般的歌声——新中国初期的艺术歌曲创作》

2f736ea2c2cf4e1ab1579bf87cafde00.jpg

师生认真聆听

226c6dac0cfb4170b6c1dbd6a9566a61.jpg

我院学生与冯长春教授进行交流互动

15589e8eee7e435dbb65c0eff33f35dd.jpg

ba9609b7bd3045c4b693f6a102dbf71d.jpg

合影留念



审核:吴霜、姚冰

初审:黄文翠

文字:魏石成、唐紫盈、侯英楠、俞岑妍

图片:辛晓雅、职茵

编辑:刘彦辰

文案:音乐教育学院“蒲公英”记者团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