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学院要闻

学院要闻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师生赴南京参加“承继·开创——AI时代高等学校百年音乐教育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研讨会”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28 00:19:13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南京艺术学院联合主办,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编辑部共同承办的“AI时代高等学校百年音乐教育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南京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百年音乐教育学科的深度融合,汇聚全国音乐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共话学科发展新路径,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理论系主任黄文翠老师、音乐理论教育系张小梅老师带领9名研究生参会,深度参与研讨交流。

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七大核心议题展开全方位、深层次探讨,议题涵盖中国音乐教育百年历程的回顾与总结,“人工智能+音乐教育” 的融合路径,AI时代音乐教学改革的具体方向,音乐数字化与音乐产业发展的协同关系,AI技术+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的实践方案,音乐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创新探索,以及美育高质量发展战略下音乐学科三大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专家普遍认为,人工智能正全面重塑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与评价体系,既为百年音乐教育学科注入新活力,也对学科建设提出新要求——在积极运用AI技术优化教学效率、创新创作形式的同时,需坚守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核,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与文化传承意识,平衡技术应用与艺术本质的关系。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师生在研讨中贡献了具有实践价值的观点,展现出扎实的专业能力。黄文翠老师以评议人身份

参与“人工智能+音乐教育”主题研讨,针对多份聚焦美育与地方音乐传承的论文展开评议,其观点紧扣AI技术与美育、本土音乐文化融合的实际需求,为在场研究者提供了“技术落地音乐教育场景”的具体思路;张小梅老师以与谈人身份,围绕《AI大模型赋能学术科研的基本逻辑与应用场景》一文分享见解,从音乐教育学科的特殊性出发,提出“AI辅助科研需兼顾艺术感性与数据理性”的观点,为AI在音乐学术领域的应用拓宽了思考维度;2024级音乐教育理论方向研究生陈予涵(导师:周泱)在会上宣读优秀论文《职前音乐教师数字素养现状评估、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研究》,该文探讨了职前音乐教师数字素养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在数智时代下的专业化培养与转型路径。

随队参会的9名研究生全程参与研讨会,认真聆听各场主题报告与分论坛讨论。同学们表示,通过本次参会,不仅系统了解了AI技术在音乐教育领域的前沿应用方向,更深刻认识到“技术赋能”与“文化传承”在音乐学科发展中的辩证关系,尤其对“AI+本土音乐教学”“数字化音乐人才培养”等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

此次参会为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的学科建设带来了切实启发。未来,学院将结合研讨所得,把AI技术融入音乐教育教学实践,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探索更贴合时代需求的方向,同时立足广西本土音乐文化特色,在技术赋能与人文传承间找到平衡,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音乐教育学科朝着更务实、更贴合自身发展定位的方向迈进,为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音乐教育人才夯实基础。

screenshot_2025-10-28_214430_943.png

screenshot_2025-10-28_214222_268.png

screenshot_2025-10-28_214250_925.png

活动现场

微信图片_2025-10-28_005848_299.jpg

大合影


文字:张珺燕

图片:钱 蕾

编辑:郑绍强 岑婧怡

一审一校:黄文翠

二审二校:邱 晨

三审三校:冯子勤

分享到:
【打印正文】